项目成长

上海建筑钢材价格又现疲弱迹象

发布日期:2010-04-03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中国投资咨询网讯 上海建筑钢材价格拉高后又现“疲弱”迹象,钢铁上游原料市场的“炒作”空间渐渐收窄,钢厂成本空间渐趋明确。

  国内知名钢铁现货平台“西本新干线”提供的最新市场分析称,上海建筑钢材价格拉高之后又现“疲弱”迹象,终端用户提前备货或影响后续的需求支撑。

  目前,钢铁上游原料市场的“炒作”空间渐渐收窄,钢厂的成本空间渐趋明确,而钢厂出厂价推高“热情”仍高,与市场价或形成新的“倒挂”,市场回落空间有限,上涨动力仍强。

  据“西本新干线”监测,最近一周内,沪上钢价走势颇为微妙,冲高之后又见疲软迹象。沪上优质品二级螺纹钢代表规格产品吨价调整至4,120元附近,周涨幅达100元;沪上优质品三级螺纹钢报价也报至每吨4,280元,周涨幅达130元左右。“上述涨幅基本都是周初的成果,周三以来,市场调整观望情绪明显加重,供需和商家心态都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据相关分析师的分析,沪上建筑钢材库存在连续17周增仓之后,目前已连续2周“见顶回落”。但与此相伴随的,还有销量水平的同步下滑。其中原因,可能与世博部分工地提前停工存在一定关系,也有一些终端用户提前备货造成需求后劲不足的因素。

  由于铁矿石价格谈判的消息不断传出,钢铁原材料市场的“炒作”空间明显收窄,钢坯市场因为成交不畅,最近一周首见下跌迹象。与此同时,波罗的海综合运价指数从3月中旬的近期高点开始持续走低,到3月底跌幅已超过16%。值得注意的是,在钢厂成本空间渐趋明确、前期钢价上涨已消化相当一部分成本压力的情况下,钢厂对出厂价的上调热情却依然强劲,这可能与市场价形成新的“价格倒挂”,使得经销商的成本压力再度加大,商家推涨意愿将会变强。

  据分析师的判断,从传统季节性因素来看,清明过后往往也是建筑钢材需求渐入佳境的时期。但2010年沪上的市场因为世博的因素,情况较为特殊,本地需求将会受影响,可能更多要寄希望于外地的分流效应。

  此外,国际钢价涨势不减,国内钢厂出口改善,后期钢厂出厂价格继续上调的动力依然存在。高额库存成本面前,商家的推涨意愿或将依然强烈。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