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投资咨询网讯 似乎是早就预料到钢材需求的“井喷”,各地发展钢铁业的热情高涨。一个表现是,在全国版的《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颁布不久后,地方版的钢铁业振兴规划接踵出台,并且“口气”都不小。
对此,中钢协副秘书长迟京东代表中钢协发出了警示,表示地方钢铁企业重组要“小心悲剧多于喜剧”。
截至目前,已有10省市发布了钢铁专项振兴规划,每个省市都准备打造大中型钢铁企业。以山东为例,该省计划培育山东钢铁集团成为国内特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同时培育3-5个专业化中型企业。
江苏则计划到2011年力争前五名企业生铁、粗钢集中度提高到75%,钢材集中度提高到55%,力争2011年形成1家年产钢3000万吨(包括省外控股企业产能)左右的特大型钢铁企业集团,以及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骨干企业,同时整合冷轧、镀锌、彩涂等下游工序,完善产业链布局。
迟京东认为,地方政府的钢铁振兴规划的一个明显特点是,产业链长而庞杂;另一大特点是,本地钢铁企业重组趋势明显,排斥外地企业重组本地企业。在他看来,这种“近亲结婚”和“家长包办”的重组模式,可能会削弱优势企业竞争力水平。今年7月4日,温家宝总理在太钢集团视察时也曾表示:“企业兼并重组,重在体制和机制的转换,不仅要‘貌合’,还得‘神合’。”
中钢协预警的另一个原因是:各省钢铁产量的宏伟目标汇总后,超过了国家钢铁振兴规划的目标。2008年全国粗钢产量5亿吨,《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预计到2011年,国内粗钢产量5亿吨左右,与2008年基本保持不变。但各省现在都在增加2011年产量目标,各省汇总起来,明显超过了5亿吨。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