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钢材市场持续恶化的情况下,相关部门可能会出现鼓励钢材出口的政策,如下调出口征税的比例或者直接出口退税。据悉,为了尽可能维护钢材市场价格的稳定性,一方面需要通过减产实现,另一方面,为了平衡国内的供需关系,出口仍是主要手段。
近期,国务院上调了3486项商品的出口退税,但此次调整并没有涉及钢材产品。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此次国家对钢材的调整力度之所以不大,在于中国钢材出口量整体偏大,本来政策是要倾向于限制出口,迟迟不出台的原因是近期钢材市场不景气,如果钢铁业继续亏损,国家甚至会出台救市政策。”
10月30日,中钢协公布的数据表明了钢铁业亏损正在扩大:截止到10月份,全国大中型钢铁企业的亏损面有可能超过60%;而今年1至9月份,钢铁行业亏损额达11.54亿元,是去年同期的18.06倍。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随着钢企亏损面积扩大,调整出口退税将成为政府救助钢铁业的手段之一,而此前市场传出的政府取消部分钢材退税的计划将会延缓,而提高高附加值产品的退税政策将提上日程。
由于10月份我国钢材出口的形势并不乐观,加上近期国内钢材价格的暴跌,钢铁行业亏损面在进一步扩大,政府决策部门会考虑适当调高钢材出口退税,调整范围主要为高附加值的钢材产品,具体方案在研究中。
如果中钢协所透露的退税政策实施,将在一定程度上拉升出口量,但作用不会很大,起决定作用的依然是市场需求。预计明年钢市稳定后,国家将出台差异化退税政策,抑制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量,促进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