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9月全国重点22家铝企实现净利润138.63亿元,同比下降37%,降幅比上月累计利润额提升了6.86%。而今年1-8月份22家重点铝企实现利润147亿元,9月份的数据显示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22家重点铝企亏损额达到9亿元。
面对这样的亏损形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在28日的企业座谈会上提出了诸如提升铝型材出口退税、对铝锭进行商品国储等6条政策,以期挽救全行业亏损的艰难铝市。除公告减产的中国铝业和金马集团外,包括青铜峡、伊川、神火在内的几乎所有的电解铝企业从今年8月开始都进行了分批减停产。
与7月份的联合减产不同,此次电解铝企业的减产冲动完全是拜低于成本的铝价所赐。据了解,今年8月份国内电解铝的完税成本大概在18000元/吨,相比2007年同期成本增长了500元,而到了9月份,受到氧化铝及其他电解铝生产辅料价格下调的影响,吨铝的完税成本已经下调到了16500-17000元。
有色金属协会统计,今年1-9月铝加工业(包括氧化铝)投资完成额为310.2亿元,同比增速达到44.82%;1-9月新开工项目投资完成额为169.6亿元,同比下降29.8%。而今年新增产能大概在300万吨左右,其中真正投入运行的只有几十万吨,协会预计铝行业全年产能将超过1800万吨。
业内人士认为,明年电解铝产量将不会超过1400万吨,下游消费的铝需求很有可能延续四季度情况出现“零增长”。
据了解,目前全国的电解铝计划减停产能已经达到了230-240万吨,而氧化铝的减停产能则达到了700万吨。在控制供应量的同时,铝企普遍呼吁国家通过调整出口政策和国储机制给下游需求打下强心针。
有色金属协会还建议国家出台鼓励铝电联营政策,启动直供电;保持对铝行业的信贷规模;建立落后产能退出及补偿机制;以及加大国有项目的投资,拉动需求。
虽然电解铝企业积极减产,行业协会也企图通过对国家政策谏言助铝企过冬,但过剩的产能依然是悬在铝市上方的一盆“冷水”。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