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月下旬起,西南市场的钢材价格开始下跌。本来期望“金九银十”能带来钢材市场的回暖,不料国庆假期之后,钢材价格跌势较之前更为凶猛,一周内价格缩水20%。领跌的建筑类钢材更是从上周5000元左右/吨的价格跌至4000元/吨。
经销商日亏损上百万
“每成交一吨钢材,就亏损一两千元。”成都钢材经销商张余说,现在他每天坐在电脑前,看着公司的流水账,就像看着钞票哗哗的流走一样。据张余介绍,今年的建筑钢材从年初的5000元/吨,一路上涨到6500元/吨,再一路狂跌回9月的5000元左右/吨,但每天下跌最多几十块钱。
10月6日起,建筑钢材价格像着了魔似的,日跌幅超过200元,短短一周时间,就下跌了1000元/吨。从昨天下午建筑钢材市场反馈的信息看,线材已经跌破了4000元/吨。除了建筑钢材,不锈钢等其他种类的钢材也全线下跌,平均跌幅在20%左右。张余说,目前他手上还有1万多吨建筑钢材存货,这些存货进价在5000-6000元/吨之间,按目前的市场价卖出就只能亏损。“目前市场氛围比较悲观,下一步价格走势如何还不明朗,我们不得不忍痛卖出存货回流资金,有时候一天就亏损好几百万。”
钢铁生产企业纷纷减产
“我一天接了不下30个电话,但没有成交一笔生意。”看着市场价格不断下挫,昆明钢铁驻成都公司的工作人员周雷也很郁闷,“暴跌让本来就不景气的市场陷入了恐慌,销量也受到很大影响。”周雷说,目前昆钢已经停了三条生产线,以应对钢材市场的“严冬”。
据了解,攀成钢、德胜钢铁、威远钢铁等西南地区多家钢铁企业纷纷缩减产量,部分企业甚至减产超过50%。业内人士分析,此轮钢铁价格暴跌,首要原因是国际国内疲软的经济大环境,引发市场人士对行业前景、市场未来的恐慌;其次,下游需求仍不乐观,作为典型的周期性行业的钢铁行业,下游需求减弱的影响慢慢传导到上游来,考虑未来钢材出口趋势的变化以及宏观经济周期性变化,部分业内人士对行业未来处于一种较为悲观的判断。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