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今年6月,铝还是有色金属领域最被市场看好的一个品种,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铝价运行在成本线边缘;市场普遍认为,铝价跌破18000元/吨,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短短三个月的时间,上期所的3月期铝价已经降至16100元/吨,而国内现货市场的铝锭价格则低至15450-15490元/吨。
而国内电解铝企业的吨铝成本是17500-18500元/吨。也就是说,以目前的铝价水平运转,全国没有任何一家电解铝企业可以盈利,差别只是亏多亏少罢了。可悲的是,这样的成本线下的铝价行情短期内非但不会有任何改观,业内人士预计还会继续走低。因为,今后困扰企业的将不会是是否接受亏损销售,而是是否销售得出去的问题,巨大的库存将带给企业严峻的资金压力。
上期所上周五的库存显示,铝库存达到194765吨,比上周增加了1564吨。然而,这并不能显现出国内恶化的供需状况。铝行业资深分析人士表示,国内期货市场的库存实际上已经饱和,库存的变化量已经无法反映行业的供需变化。据了解,目前年产能在3-5万吨的电解铝企业,每月至少有3000-5000吨的货压在厂里。而国内各电解铝企业都至少压了一个月左右产量的库存。
“以前库存都是在需求方,现在的库存已经向上传递至供应方。”目前,不仅电解铝企业库存大,氧化铝企业的库存也不小。往年这个时候正是电解铝企业的大批量备货期,而如今这种抢备货的情况已经不存在了。青铜峡、包头等几家电解铝企业的近期库存都不超过5万吨,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一般来说,国内电解铝企业的氧化铝库存准备一般在45天左右,而类似青铜峡、包头这样的大铝厂,目前的库存仅够其运转15天左右。
全行业的供过于求,让市场开始期待限产保价的奏效。7月10日,来自全国20家骨干电解铝企业发出联合减产“倡议书”,并承诺自即日起一个月内逐步达到减产5-10%的目标。占全国产能70%左右的铝企联手减产,似乎给铝市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当时市场预计,按20家骨干电解铝企业减产10%测算,预计2008年下半年将减少产量40万吨。随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又透露实际停产产能达到35万吨以上。
据了解,除山西铝企因保证北京奥运期间用电而实打实的实施限产外,其他各省电解铝企业都没有实际关停产能。“顶多是缓上项目罢了。”行业内部人士如此调侃此轮联合减产,据业内人士判断,此轮联合减产实际减少产量充其量不过14万吨。
相比2004年时的电解铝行业全行业亏损,业内人士对于这一轮的全行业低迷显得更为悲观。“上次是电解铝这一环的过剩,而现在是全行业的供给过剩;上次国内外的宏观经济层面并无大问题,而现在是整体需求的低迷拖垮整条产业链;最大的区别在于上次是雷声大雨点小,很多企业最终撑过去了,而现在的状况是真的会有一批企业以倒闭收场。即便国家松动出口政策,国内巨大的产量也将一举冲垮国际铝价。
有人预计,氧化铝运行到2700-2800元/吨,维持3-5个月,大批氧化铝企业就会面临倒闭;而电解铝价格在15500元/吨上维持个半年左右,电解铝企业也会撑不住了。在行业内普遍不看好明年上半年消费改观的形势下,熬过明年上半年成为不少铝企的目标。而即便是死掉一批企业,铝依然只能维持危险的供需平衡。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