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在北京举行的“2008中国钢铁并购重组论坛”上,与会人员表示,虽然钢铁业面对严峻形势,但产业转型的机会也日趋成熟。
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昨天在钢铁并购重组论坛上表示,“宝钢需求也不旺,订单不足。钢铁行业将告别高增长,旧有的那种赚了钱就扩大规模的生存发展模式将不复存在。中国钢铁企业依靠低成本、拼价格的竞争方式走到了尽头。”据徐乐江介绍,粗钢产量在7月份增长了9%,但8月份只有1.3%,生铁产量则下降了1.3%,出口也同比减少1.5%。
中钢协常务副会长罗冰生表示,“成本上升、价格下降使钢铁企业面临双重压力,直接后果是7月钢、生铁的产量低于6月,8月比7月份环比下降,这是多年未见的。”今年来中国钢铁企业成本迅速增加,1—7月的成本累计上升60%,与此同时,钢价则开始大幅下降,目前国内钢价平均每吨降价800—1200元。
从总体上判断,今年中国钢铁工业面对的形势将十分严峻。原本年初预计今年国内钢产量将超过5亿吨,但是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比我们预计的还要严重,不可能超过5亿吨。不过,在这种市场低迷的情况下,钢铁行业内普遍认为这正是一个开展并购重组的好时机。
中钢协常务副会长罗冰生表示,“目前这样的市场,事实上为兼并重组提供了一个好时机。”据中钢协、宝钢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中国钢铁行业的产业集中度很低,目前国内约有1200家钢铁企业,前66位只占总产能的79%,这与其他钢铁大国的产业集中度相去甚远。据了解,近些年来,国际钢铁贸易呈现保护主义抬头的趋势,通过跨国并购重组,组建特大型跨国钢铁企业集团,可以防止贸易保护主义的不利影响。
近期,包括宝钢重组广东钢铁、武钢重组广西钢铁等已经有30多家企业展开并购。通过调整重组未来几年中国钢铁行业将出现1-2个1亿吨级,3-4个5000万吨级的企业。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