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成长

宏观环境影响玻璃产业发展

发布日期:2008-06-14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对玻璃行业来说,2008年将是调控总量、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一年。

  (一)宏观经济及相关产业发展趋势。

  我国经济已经实现连续5年增长保持在10%以上,2008年,我国经济发展具备许多有利条件,有着继续保持较快发展的良好基础。特别是与玻璃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住、行消费结构升级,建筑业及房地产业、装饰装修业、交通运输业、电子信息及太阳能产业快速增长,将会拉动玻璃行业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率。节能玻璃的广泛应用和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也将极大地促进加工玻璃的发展。

  从房地产业发展趋势看,自2000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一直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2007年达到25280亿元,同比增长30.2%以上,创近10年的新高。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居民对住房的需求在相当长时间内会一直持续下去。同时,国家对房地产业的调控思路逐步转变为以增加住房有效供给为主导目标,各地不断开工大量的经济适用房及廉租房建设。2007年,国家安排廉租房资金77亿元,超过历年累计安排资金的总和,为此将有效地增加对玻璃产品的需求。

  从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趋势看,由于人均收入的提高,我国汽车消费处于高增长期。预计未来3年,汽车产量年均增长将保持在20%以上,同时汽车玻璃出口也将不断增加。

  玻璃的其他用途将不断得到开发。主要包括家具业、装饰装修业,以及电子信息和太阳能产业等,消费升级和处于成长期的产业特性决定了这些领域玻璃用量的增长比建筑和汽车领域会更快。

  与此同时,我国经济运行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和潜在风险。根据调控总量的要求,为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和货币信贷规模过快增长,抑制社会总需求过快扩张,促使经济增长保持合理水平,政府重点采取继续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进一步加大货币信贷调控力度、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3项措施。这些措施对实现科学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但也将带动企业生产成本的增加。企业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发展战略,更加注重自主创新、节能减排,加强企业管理和提高产品附加值,今后的经营难度和压力将会更大。

  (二)行业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针对当前国内玻璃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结构调整,实现玻璃行业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2006年年底,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平板玻璃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2007年又相继出台《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平板玻璃工业“十一五”发展指导意见》、《关于做好淘汰落后平板玻璃生产能力有关工作的通知》、《平板玻璃行业准入条件》、《平板玻璃清洁生产标准》等宏观调控文件。这些文件的出台对抑制低水平重复建设,促进行业结构调整将发挥重要作用。

  下一步国家还将陆续出台新的宏观调控政策和标准,包括修订后的《平板玻璃标准》、《平板玻璃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平板玻璃工业能耗限额标准》等。为了有效贯彻《平板玻璃行业准入条件》,近期国家发改委还将下发“关于贯彻《平板玻璃行业准入条件》有关事项的通知”。

  根据文件规定,对在建浮法玻璃项目首先由省级投资管理部门在项目核准、备案管理、土地审批、环境影响评价、信贷融资、产品质量认证、工商注册登记等工作中都要以六部委文件和准入条件为依据,严格审批和把关。对确认达到准入条件的项目,经地方政府签署相关意见后,向国家发改委申报,经组织专家认定后,方可点火投产,并予以公告。

  对拟建浮法玻璃项目,要按照准入条件要求,由国家发改委会同地方投资管理部门共同组织协会专家论证,符合要求才能具体实施和开工建设。

  (三)国际市场前景分析。

  目前国际经济增长较快,产品出口存有较大发展潜力。虽然当前玻璃出口退税率降低和人民币升值等因素会对出口产生一定影响,但总的出口形势仍较旺盛,特别是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玻璃深加工产品的出口,有较大增长空间。

  美国次贷危机及美元贬值将对我国出口带来影响。当前,我国玻璃行业出口值占产值的40%左右,其中1/5是和美国相关。因此,如果美国经济放缓或者进入衰退期,将会加大我国经济发展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四)新增产能情况。

  在新增产能中,普通浮法玻璃仍占一半以上。除此之外,还有29条在建(含4条搬迁线)和多条拟建的生产线。随着新建浮法线产能的充分释放,市场竞争压力将会增加,导致竞争加剧和供需矛盾加大,影响行业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

  (五)原、燃材料价格及成本变化趋势。

  受国内需求旺盛和国际市场能源、原材料价格大幅上升等因素影响,当前流通环节生产资料价格涨势明显加快。对玻璃生产成本影响较大,涨价趋势十分明显的主要是纯碱和重油。

  2007年,纯碱产量1724万吨,同比增长12.4%;出口170万吨,进口4万吨。全年市场价格一路攀升,上半年幅度为20元/月~30元/月,第三季度为30元/月~60元/月,第四季度达80元/月~100元/月。

  拉动纯碱价格提高的原因,一是国际市场,由于美国碱出口减少,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二是国内需求拉动,平板玻璃、日用玻璃、洗衣粉、氧化铝市场需求增幅较大,拉动了纯碱市场;三是成本推动纯碱价格维持高位,2007年,能源、原材料价格不断提升,纯碱成本随之提高。

  据纯碱协会预测,2008年纯碱产销基本平衡,略显不足。2008年,国际市场会继续拉动,国内需求仍会保持较快增长,原、燃材料价格仍会在高位运行。目前,供需双方纯碱库存量都在历史低位,将会加剧市场供应紧张,为此2008年纯碱市场价格仍将继续在高位运行。

  预计2008年重油价格也将维持高位。由于国际炼油能力不足、地缘政治紧张和国际原油市场投机炒作等原因造成原油价格一路飙升。目前,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原油价格已突破110美元/桶,国内一些企业用重油价格已达到4500元/吨。随着燃油价格的不断上涨,致使不同燃料品种的产品成本差别巨大。目前,以焦炉煤气为最低,其次是煤、天然气、煤焦油,成本最高的是重油。最低和最高燃料成本差距可达30元/重箱左右。由于企业间巨大的成本差异,制约了整体玻璃售价的提高和造成市场竞争的不均等、不规范。以重油为主要燃料的浮法玻璃企业成本压力日益突出。目前仅纯碱和重油两项材料的单位成本已接近70元/重箱。

  为此,玻璃生产企业调整燃料品种、加强节能降耗、缓解成本不断上涨的压力,迫在眉睫。


 

< 完 >